近年来,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聚焦垃圾分类工作,从体制机制构建、统筹规划部署、宣传培训落地三方面协同发力,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,为城市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。
强化制度赋能:为垃圾分类构建坚实保障。市局持续深化制度建设,制定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、考核管理办法、志愿服务发展实施方案;成立了由局领导带队的“星星之火”志愿者服务支队,局属各单位设立分队;组建了“三员”队伍。全系统上下一心、协同作战,形成合力,为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推进筑牢坚实的制度根基,让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、有据可依。
统筹规划部署:为垃圾分类筑牢硬件根基。市局立足城市发展需求,系统谋划、精准布局,将垃圾分类设施建设与国土空间规划深度融合。通过加快生活垃圾综合填埋场等项目预审与选址审批流程,统筹规划预留和控制生活垃圾设施用地,做好规划、选址、用地保障,合理配置土地资源,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硬件支撑,确保垃圾分类工作能够稳步推进、长效运行。
宣传培训助力: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。市局积极创新宣传形式,制定专项宣传方案,开展主题活动,举办垃圾分类培训会等。今年6月,在沙河公园开展主题活动,现场通过设展板、咨询台、发资料、群众互动等方式,既讲解分类标准知识,又分享技巧妙招,现场发放资料800余份、宣传品400余件,接待咨询30余人次,持续推动垃圾分类理念传播有序、成效持久。(供稿:市局政秘科)